TTT之父、美国创新性培训技巧的创始人鲍勃·派克先生在《重构学习体验》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培训的90-20-8原则。
2020年,鲍勃·派克先生曾做客《国际培训大咖50谈》接受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主席顾立民的采访,其中就提及了该原则的发明故事,现分享给大家。
您发明了“90-20-8原则”,
能否具体给我们讲一下。
鲍勃·派克:这个原则首先是我从托尼·博赞的研究成果总结而来。
他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大脑的左右半球,研究结果表明成年人可以90分钟持续倾听并理解,但是如果全神贯注的听,注意力集中只能保持20分钟,所以我如果持续讲的话,最多90分钟他们都能听懂,90分钟以后就不能保证了,所以我应该把我的授课都切成20分钟的小段。
然后再进一步,是我们从电视行业学到的。
在美国有一个统计:当一个学生高三毕业的时候,一共上课是14,000课时,但却看了19,000小时的电视。可能中国的数据有些不同,但是我敢保证,他们如果没看电视也是在玩电子游戏。
有人说我的孩子玩电子游戏一次玩好几个小时,其实他们每次也就投入玩3-6分钟,然后不断升级,不断进行重新衔接。所以电子游戏也要通过设计不断地迫使玩家参与进来,不是连续播放90分钟枯燥的内容,而是用一系列3~4分钟的小段,在每次升级时都需要有新的技能。
所以在课堂面授时,我们需要在每8分钟内与学员重新建立一次连接。
即使网络授课,也并不是买一个摄像头,打开电脑、对着PPT直接讲就完了,要做的调整很多,例如在虚拟课堂里,我们需要每4分钟就要与学员互动一次。
我刚刚给炼金实验室的年度峰会做了一个在线主旨演讲,他们花了三周时间就组织了一个1500人的大会。大会是免费的,但是鼓励人们捐赠。在那一个小时当中,我也想尽了办法,让大家跟我互动,大会之后,参会者们很多都反映学到了很多。
我认为,在线授课会成为所有讲师的一项必备的新技能,但它依然比不过面授的直接效果,因为在面授当中我们会面对面的建立师生关系,可以灵活运用到有很多社交技巧,只不过在线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做更多。
90分钟是一个人带着“理解”的能力能倾听的最长时间,是人理解力的生理极限,因此最长90分钟一定要给学员休息的时间。
20分钟是一个人带着“吸收”的能力能倾听的最长时间。因此每20分钟最好变化下学习方式,比如授课15分钟后,就安排讨论10分钟。
8分钟是必须要调动学员的时间节点,以某种方式重新唤起他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