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1-6691

雷军:99%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

 二维码

图片

8月14日,2023雷军年度演讲如期而至。
第四次年度演讲的主题是“成长”,在三个小时里,雷军分享了过去36年中,他经历的几次关键成长,以及成长背后的心得体悟。
其中,他讲到一个感悟,让我颇受触动:

图片

图片图源自公众号:小米公司
我想说的是,管理也一样。
我见过很多管理者:
整天为琐事忙得焦头烂额,重要的事领导问起来又一问三不知。
经常抱怨下属执行力不行,重要项目到最后要么“擦屁股”,要么背锅。
工作缺乏主线,经常被其他部门牵着走,年底沦为最佳打杂部门。
……
管理有没有标准答案?管理是否存在一条主线?业绩增长到底有无规律可循?这一系列类似的问题,不断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管理者。
当一部分管理者为此苦恼不堪时,
殊不知,有人早已穿透错综复杂的管理迷雾,走出了一条通向答案的道路。

1

管理是科学,

还是艺术?

回到刚才的话题,管理为什么有标准答案?
管理的逻辑》一书是这么说的,通常的回答是没有,没有答案的管理被定义为管理艺术。
所谓艺术,是指这样也行那样也行,至于哪样行,还是要看情况。具有这种看法的管理者不在少数。
艺术是主观、演绎的情感和情绪通过渲染等艺术形式的感性表达。
难以想象一位医生面对已经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边戴手套边对患者这样说:兄弟,我是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医生,我的第六感告诉我你需要手术,具体手术该怎么做,我现在也没有答案,我会尽全力帮你的。
当患者听到医生这样的表达,相信他一定会起身逃跑的。
现实中很多管理者也处在“不靠谱的医生”的状态,他们往往崇尚的是“任务式管理”,习惯从目标直接跳到计划和任务环节,定计划时写记叙文,做总结时写议论文,研讨时讲散文,工作日志写的像诗歌,我们将这样的情形定义为“语文式”管理,语文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格式。
语文式的艺术表达,通常是发散的,缤纷多彩、触类旁通,具备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对别人有感染力。
数学式的管理,应该像科学一样,是系统的、严谨的和有逻辑的,建立在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动作的标准基础之上,更趋向于理性的、理智的和冷静的思考逻辑。
而管理者应该是什么呢?他就像企业的内部医生,及时准确地诊断、识别、分析、解决问题成为主要职责。
作为管理者,如果对产出的结果不可控的话,管理就会失控。

2

用较少的投入,

产出更大的结果

企业有两条价值链。除了垂直的管理价值链外,还有一条是水平的经营价值链,多个部门相互协同、互为内部客户,从而为最终客户创造价值,这条价值链更加强调其“经营的本质”。
其中,管理需要服务于经营,因为经营是目的,管理是达成经营目的的手段。
将“语文式”管理转向“数学式”管理,是企业家和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管理的价值是通过有效的过程管控(Process),让较少的投入(Input)能够产出(Output)更大的成果。

图片

在这个 IPO 的公式中,投入端的预算是可以算出来的,产出端的财务结果也是可以算出来的,但对于多数企业而言,中间的管理过程却无法算出来,只能凭借经验和感觉估摸出来,这说明我们当前的管理面临着两端“数学化”、中间“语文化”的状态。
数学为什么可以有标准答案?因为数学有公理、定律、公式、算法,数学式的过程管控同样需要有系统、逻辑、算法、原则。简单粗暴的任务导向、行为导向的过程管控导致预算和结果之间巨大的偏差就实属正常了。
举例说明,什么是数学式的过程管控?
如何将一家连锁便利店的销售额翻番?通常来讲,大家头脑风暴会碰出很多想法来。但这些策略并不能确保最终目标的达成。
如果我们用数学思维来思考,就会发现:
销售额=成交客户数*客均消费次*次均消费额
等式右边的三个要素得到全面提升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必然。
管理的价值是通过有效的过程管控,让较少的投入能够产出更大的成果。
如果说,经营的逻辑,是寻找标准答案的过程;而管理的逻辑,就是把这个标准答案加以复制,让更多的人运用它去创造结果的过程。

3

管理的标准答案

是什么?

改进咨询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研发了GPS-IE管理改进系统,就是希望帮助企业把“过程管控”从“语文式管理”走向“数学式管理”。

图片

企业运营效率主要看重投入产出比,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经营结果是所有管理者的追求,没有优秀的过程就没有优秀的结果,过程如果算出来不一定做得出来,但是算不出来往往更难做出来。
如果管理者都像前面的那个“不靠谱的医生”一样,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呢?
董事会授权总经理设计了宏大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此进行巨大的投入,从技术、设备、厂房、员工、品牌等,为了提升运营的效率。
总经理邀请了大量的管理者来担当各自的职责,希望这些管理者能够围绕企业目标的达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效益。但是这些管理者都眼巴巴地看着总经理说:“老大,管理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看要怎么做,我们来配合你。”
管理没有答案和没有给出管理答案是两回事,对于企业而言,管理者充当了医生的角色,不断地通过有效的方法论和工具来解决组织的问题,推动企业的绩效发展。
企业管理者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可以选择先做A事情,也可以选择先做B事情,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每个管理者要非常清楚的知道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为了这个战略目标,要创造什么结果?为了这个结果,要制定哪些关键过程的控制点?围绕这些过程控制点,要做哪些关键行为?要管理哪些关键岗位?实现哪些关键结果?用什么数据来评估?
围绕战略、目标、问题、原因、策略、计划和预算,管理者形成这一条程序性逻辑的思考。这就是管理的标准答案。

4

写在最后

雷军说:“我真的把梦想当回事,并且学会去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然后竭尽全力去完成。”
同上,管理者真的要把管理当回事,并且学会找到目标达成的关键驱动要素,然后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结果最大化。
99%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听一听懂的人怎么说,或者找本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