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1-6691

年度计划完不成,简单归结为执行力弱?

 二维码

图片



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个搞笑段子:“我2022年的目标就是搞定2021年那些原定于2020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我2019年时要完成的2018年年度计划的诺言。”

虽是段子,却也可以来形容某些中小企业的现状:年度经营计划年年做,但年年完不成,年度目标和经营计划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摆设。出现这类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确保年度经营计划落地?

正值年底年度经营计划制定之际,我们专门邀请到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管理的逻辑》《改进》作者顾立民就此问题为广大中小企业答疑解惑。


图片


顾立民


//执行力是伪命题


谢丹儿:年度经营计划落地效果不好,仅仅是执行力的问题吗?


在管理领域,执行力本身就是一个虚假的概念


一般都是上司说下属执行力不强,说他人执行力不强。执行力是什么?它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因为它要依靠个人的经历、履历、阅历、学历、魅力、简历等因素。

什么叫执行力?多干叫执行力强吗?干得快叫执行力强吗?干你应该干的事情,才叫执行力!但是你应该干什么事,有落到纸上的标准吗?这些标准是基于事实和逻辑,还是根据某个管理者的感觉和个人经验拍脑袋想出来的?

所以,执行力这种说法的背后应该是有一套管理的规律和系统设计在支撑。比如为什么做这个事?如何做?谁来做?做好了怎么办?做不好怎么办?如果这些相关的权责利没有落到白纸黑字上,单纯强调执行力,就是一种误导。这样的管理者是不负责任的。

管理者一味地强调执行力,其实是在抱怨别人的问题,根源是其没有履行作为管理者的职责。根本没想好让员工做什么,也没有系统思考、系统设计,大多数还是凭着感觉和经验、甚至是本能在做决策。


谢丹儿:如果排除执行力,年度经营计划落不了地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最重要的原因是,管理逻辑没有梳理清楚很多企业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其实是一上来就谈“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其实是整个逻辑链里最后的一个环节,它只是做事的一个先后顺序,换句话就是工作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已。

但是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做好了怎么办?做不好怎么办?这些都不明确,年度经营计划的设计应该包含这一整个底层逻辑。如果连为什么都弄不清楚,就完全凭感觉和经验执行,工作成了“赌博”,年度计划自然很难落地。



//落地关键:搞清楚生意模式


谢丹儿:您说的这个管理的底层逻辑,它的起点是战略吗?

战略都是向好的、也很重要,但关键是如何实现。管理的底层逻辑是从各个部门的生意模式开始。只要企业战略的方向大致确定,是明年翻番、三年后翻番,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关键问题是企业里每个部门的价值创造模式,即生意模式有没有定下来。

什么是生意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每个部门为什么而存在,它为其他部门创造了什么价值。比如,我们通常会认为,汽车制造商销售部门的产品是汽车,但实际上不是。产品必须是本部门能够独立创造的价值载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销售部门的产品是销售方案,汽车只是原材料。

是只有基于部门的生意模式,才能更准确地设定每个岗位的职能和责任。比如,研发部今年要开发几个新品,生产部才能接受并且生产?生产部生产多少产品,市场部才能接受?销售部把产品卖给多少个客户,财务部才能把回款用于大家的工资发放和扩大再生产?只有梳理清楚各部门之间的价值链关系,建立起互为客户的机制,才能支撑年度计划有效落地。否则制定再伟大的目标,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统计思维VS发展思维


谢丹儿:在制定年度经营目标后,员工讨价还价如何应对?

讨价还价是人的本性。人都愿意少干活、多拿钱。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掌舵人和员工之间没有达成共识,战略和执行是两张皮。另一方面,即使制定的这个目标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仍然会有人和你哭穷,讨价还价会永远存在

谢丹儿:我理解“讨价还价”是对目标的实现缺乏信心,年度经营目标怎么越分解越有信心?

为什么没有信心?因为员工也不知道业绩从哪些地方来。

有些企业对战略的分解就是错误的,这样即使将目标层层分解,也保证不了结果。比如,一家企业明年要实现营收10亿元销售额,将目标分解为东北区做1个亿,华北区做2个亿,华东区做3个亿,中南大区做4个亿。但作为公司掌舵人,能保证四个大区的负责人都能把这个目标实现吗?是否还要靠四个大区负责人的个人感觉和经验,以及经历、履历、阅历、学历、魅力、简历等?又回到赌博的态势上去了。

在传统战略分解中,战略目标被分解到各个部门,形成阶段性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绩效任务,然后各部门再转化成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但是,这种做法只是解决了从“脑袋”到“腰部”的问题,而“腰部”到“四肢”却并没有打通。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又很容易回到“经验”的老路上,但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年度目标和具体落地之间缺乏驱动性转化因素。

“分解”是传统工业时代的统计思维,能看清楚结构,但不能保证结果。相对应的是GPS-IE®管理理论的驱动思维、发展思维。

举例说明,在银行系统,“银行客均贷款额”是一个重要的绩效指标。

如果用统计思维:客均贷款额=贷款总额/总客户数。

发展思维:客均贷款额=客均需求资金总额*贷款转化率*我行合作转化率*风控审批通过率*落地使用率。

二者最大的差异是:统计思维指的是,对过去的事情进行结果的统计,如同飞机的黑匣子。驱动思维(发展思维)指的是对指事情还没有完成,需要找到可支撑完成未来结果的要素关系。前者是站在现在看昨天;后者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企业用驱动思维(发展思维),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年度经营计划的落地。

谢丹儿:顾老师您说的这套管理逻辑,在哪里可以学习?

可以进入“改进咨询”公众号,进入直播课堂,关注IPP™国际绩效改进师™初级以及中级认证班。



扫码咨询


图片

Improvement Consulting

2022.11.11


微信号|shgj-2014

联系电话|400 021 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