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1-6691

身在职场,你找准位置了吗?

 二维码

图片




在华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北大的高材生进入华为不到一个月,就给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里面通篇都是他对华为战略的分析,以及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建议,可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没想到,任正非却回复:此人有病送医院,没病辞退。

任正非的做法虽然令人感到意外,但却是符合管理逻辑的。

这位高材生的做法背后,揭示了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管理错位”:老板干了高管的事,中层干了员工的事,最后员工无事可做,开始讨论起公司的战略来。长期的管理错位,会造成组织管理混乱,内耗严重。


图片

管理的错位


在现实工作当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组织,存在以下症状:

高层经常关心的是“好不好”的事情。例如,人员的招聘、设备的维修业务的开发、货款的回笼、政府的关系等。

当企业的高层关注好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中层就开始根据领导的命令,开始做具体的事情,进入“干不干”的阶段。例如,带头维修设备、带头跑市场、带头负责催款、带头维护政府关系等。

基层员工没有存在的价值,无事可干,于是他们经常在私下讨论这个公司“该不该”的事情。例如,公司的战略调整、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的大政方针是否正确,公司的重大合作是否合理等,一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样子。

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关系错乱。在管理上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就在于各级人员都不在自己的本位上思考和行动。

《论语》中关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论述,就是强调组织中各个角色要守本分、各司其职、本职工所予责做好。当大家失去了自己的本分和本位的时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局。本立而道生的“道”有两层意思:一是“规律”,因为失去本分,所以难以遵循规律去做事;二是“方法和路径”,当我们离开自己的本分,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加重了组织的内耗,削弱了组织能力。


图片

该不该、好不好、干不干


那企业高层、中层、基层人各自应该遵守的“本分”是什么呢?

高层解决“该不该”

高层相当于人体的大脑,负责解决“该不该”的事情,围绕战略和价值观进行思考,战略是取舍,价值观是取舍的依据。企业家怎么选择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如果选择背后的价值观不统一,就难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员工、客户和供应商选择的理由,一方面导致他们在工作中面对选择时造成原则的紊乱,另一方面会影响他们对事业存在感长期坚守的信心。

中层解决“好不好”

中层是核心,相当于人体的脊柱,负责解决“好不好”的事情,围绕流程和标准进行思考。流程是交付价值的过程,标准来自最佳团队最佳员工的最佳实践。中层管理者需要通过流程和标准的优化来提升企业未来的效率和效益。

基层解决“干不干”

管理者和员工相当于人体的四肢,负责解决“干不干”的事情,围绕计划和行动进行执行,计划是实现策略意图的步骤,行动是落实具体步骤的过程。基层员工的执行是企业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不管高层的战略设计得多么英明,中层的流程和标准制定得多么科学,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员工执行计划,都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果。

组织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也需要不断地进化和发展。企业是组织的一种,其战略目标是由高层、中层、基层协同实现的。


图片

组织“脊柱”成熟度



是否可以协同运动,而大脑和四肢的衔接主要依靠脊柱和中枢神经系统。
人和动物有两大区别都和脊柱有关,一是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与脊柱的发育有关;二是人可以认知和使用工具,因为大脑的指令会通过脊柱周边的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手脚和各个器官,从而在大脑的统一指令下协调做动作。一个人如果脊柱受伤会呈现出瘫痪或者半身不遂的状态。一个瘫痪或者半身不遂的人,大脑其实是很清楚的,只是四肢无法做出大脑希望的动作。

企业也是一样。企业有高层、中层和基层,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取决于它的高层、中层和基层在管理动作上的一致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其中,中层管理者的能力尤其重要,一个企业的中层不给力,这个企业也会呈现瘫痪或半身不遂的症状,尽管高层管理者说起企业的战略和价值观都很清晰,但基层员工的大量行为却不是高层管理者期望看到的结果。

对于企业而言,大脑不发达会造成方向选择的混乱,脊柱受伤会导致半身不遂、四肢无力、没有结果。组织发展中的重点是发育脊柱的成熟度,如果组织的脊柱没有发育成熟,即使企业规模很大,也只能属于“低级爬行动物”,这样的物种在平稳外部环境下会依靠规模活得很好。一旦外部环境发展巨大的变化,这样的物种就难以做出快速且复杂的动作,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从而失去转型升级的机会。


图片

笛福说:“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职场中,有志之士郁郁而终、千里马老死马厩最为令人遗憾。职场人想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首先就是要杜绝“管理错位”,找准自己的位置。


更快获取更多管理改进方法,敬请翻阅——
图片

当你能够找准位置,心怀谦卑,不断修炼,不断提升自己,职场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扫码咨询


图片

Improvement Consulting

2022.11.11


微信号|shgj-2014

联系电话|400 021 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