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逻辑—— GPS-IE®管理改进系统及应用 二维码
01系统化管理基础 自从泰勒提出实践科学管理以来,各国学者和企业家不断地在研究和实践企业如何进行系统化管理,不断总结研究很多的理论、方法、工具、标准和流程等,减少了凭感觉和经验管理的弊端。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系统化管理。 在中国,创新管理遇到的机遇和挑战都十分巨大。这种挑战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无比巨大的冲击,他们多数被快速变化和高增长的业绩目标拖着走,于是经常自嘲自己为“救火队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造成创新型管理理念和方法来到中国后遇到重大挑战。 一、企业系统化管理的原则 1.系统性。企业管理要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系统来处理。这种思维方法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识别出影响企业绩效的多种因素,也为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设计并实施多项配套措施提供了思路。 2.逻辑性。企业管理工作不是一个个任务的简单叠加,企业管理当中的每一个活动都与战略目标(或年度目标)相关,因此,每一项活动都有其目的和结果,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3.结果导向性。企业经营或管理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管理者关注效率和效益,不仅以终为始展开工作,还要进行过程管理。 4.持续性。组织经营是一系列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大格局设计,更需要持续产生价值, 才能促进组织绩效持续提升。 5.信息化。企业在营销、服务、组织沟通、组织经验沉淀等方面需要信息化支撑,通过信息化有效地实现企业数据化管理,即精细化管理。 二、系统化管理分工 企业的组织结构分高层、中层和基层,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取决于它的高层、中层和基层之间协同的有效性。 高层就像人体的大脑,决定该不该的事情, 对战略和价值观负责;中层就像人体的脊柱,决定好不好的事情,对流程与标准负责;基层就像人体的四肢,决定干不干的事情,对计划和行动负责。这三个层级各司其职。 三、解决问题的三大前提 1.把别人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问题 以往我们说解决问题,更多说的是别人的问题,如果不作出改变,这种症状表现出来的冲突会越发激烈。 2.把过去的问题转化为未来的目标 一个管理高手,一定会立足长远。因为看得远, 他会考虑一年甚至几年以后的事,因为看得更远, 会提前做出重要的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部门级管理者要跨年度去考虑工作和业务, 提前做好规划。 3.把演绎的问题转化为事实的描述 什么是演绎?从前提必然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 作为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和汇报中也应该将相对演绎的问题转化为事实的描述。这样才能被称之为专业的管理者,这样做,我们的会议也会相对高效和准确。 四、“一切皆生意”的原则 企业管理,一切皆生意。对外经营的时候, 我们考虑的是生意及合同关系。在内部管理中, 也要考虑这种生意关系。因为管理中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动作都是组织成本,必须要考虑与战略目标之间的逻辑和量化关系,用“生意”的思维, 很容易建立起这样的关系。 五、外包思维 每一个部门要用“外包思维”重新思考—— 本部门不再是内部的一个部门,而是企业通过严格的招标流程请进公司提供服务的外包供应商。 02系统化管理落地方法——GPS-IE®管理改进系统介绍 一、概览 以上谈到科学管理的原则和理念,如何将这些原则和理念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中?改进咨询两位创始人丁晖、顾立民经过多年企业管理实践、研究和测试,创造性地提出“GPS-IE®管理改进系统”方法。 二、工作原理 GPS-IE 代表了五个单词的首个字母,包括:G(Goals) 澄清战略目标、P(Problem) 厘 清 问 题 类 别、S(Solutions) 设 计 解 决 方案、I(Implementation ) 推 动 计 划 实 施、E(Evaluation)评估改进效果。 G(Goals)澄清战略目标 在组织绩效改进过程中,各部门和岗位均需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形成长远、统一、持续的方向,达成企业的战略共识是各部门和岗位改进的前提。 P(Problem)厘清问题类别 达成战略目标后,各部门需要清楚区分各自的问题类别,包括结果性问题、驱动性问题和动作性问题,这三种问题形成层层解析、环环相扣、反向支撑的关系。 P1 一级问题(结果) 厘清达成目标结果的利益相关者共识,确定共同愿景,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确定组织发展的价值链和价值导向,定义一级问题,即基于公司战略价值的部门级结果指标偏差。 P2 二级问题(驱动) 计算驱动公式,确定达成目标结果的关键驱动因素,定义二级问题,即基于年度经营目标的部门级过程指标的偏差。 P3 三级问题(活动) 通过寻找二级问题当中的关键词,进行动作分解,定义三级问题,即基于部门关键过程指标实现中关键活动的偏差。 S(Solutions)设计解决方案 根据问题类别的分解和测量,各部门将找到各自的关键问题,对关键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到最佳策略方案。先从策略试点开始,一旦验证通过,则进行规模化推广和复制。 I(Implementation)推动计划实施 对于确定的策略意图,需要转化成可执行的步骤,并通过过程实施、督导、复盘,对实施的步骤进行持续优化,形成流程、标准和最佳实践的案例,沉淀组织智慧。 E(Evaluation)评估改进效果 实施过程中对组织、团队和人员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不仅为了奖惩兑现,更是为了持续改进。评估包括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两种。 作为企业管理操作系统的开发语言,GPS-IE®管理改进系统的任务就是要支持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它是一个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堪称现代管理的一大突破。该体系之所以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升业绩,根本原因在于: 1.具备严密的底层数学逻辑,将经验式的管理升级为数学式算法,使管理成为确定性事件; 2.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和工具,能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管理语言,形成一致的策略和行动,内部聚焦,消除内耗, 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3.通过“管理仪表盘”软件,实时跟踪业务数据,便于实时管控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并确保目标必达。 这三个特点,使每个企业成为统一的“正规军”,就像我们当年的红军、八路军一样。思想和语言统一了,战斗力自然提升。 举例说明: 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营销部,如果2020年底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那么可否连续三年翻番,即2021年达到销售额 2000 万元、2022年达到4000万元、2023年达到 8000万元。 1.一级问题:定义结果; 2.二级问题:建立驱动公式、定义驱动要素。 如果继续解析这六个二级驱动要素,还会有三级驱动要素。就是说,会议销售三个一级要素相乘的结果,也就是六个二级驱动要素相乘的结果。 三、三级问题:确定增值动作 通过GPS-IE®的三级问题动作分解,我们只用六大驱动要素之一的第一个“潜在客户数”举例,看其如何增长。 通过三级问题——动作分解,得出五个增值动作:即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电话沟通—成功拜访—整理归档。 这时才刚涉及培训。前面提到,企业的员工能力来源有两种路径:“买” 和“培养”。 路径一:如果是“买”,那么主导是招聘部门。 路径二:如果是“培养”,那么就是培训部门为主导。 那么,究竟是“买”还是“培养”合适呢?这时候,企业应对这两项能力策略进行成本测算。 假设公司决定了是路径二,即培训(就是说培训部门还有工作可做),那么培训的价值在哪里?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培训部门能提出销售部门的驱动公式和驱动要素,销售和其他业务部门及职能部门就已经拍案叫绝了。由此可见,GPS-IE® 顺便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培训和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培训价值”的问题。 03特点 由于GPS-IE®完全是自主研发,因此它具有以下特点: 将企业管理系统化,不仅注重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是什么,更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科学化、量化的逻辑关系,借助“外包思维”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的生意模式,做到“想说写做要”。 鉴于系统化、逻辑化强的特点,该系统可以帮助改进顾问成为适用于任何行业的过程专家, 而不是内容专家,从而改进业绩。 该系统强调量化的逻辑关系,因此涉及到大量数据过程统计,需要对关键指标遵循定义—标准—测量—统计—分析—改进的逻辑。 该系统适用于几乎任何行业、组织形式和发展阶段,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落实到月度行动计划,将过去以任务为导向的工作方式改变为一切以组织的战略目标出发。 04总结 一 、管理的振动频率 近些年理论物理界的说法,整个世界都是在“振动”中。物质只不过是振动的粒子(量子物理)和最小的振动的弦(弦理论)等相对“短暂”的存在形式而已。 由于没有掌握企业管理的振动频率,即管理的规律,因此,企业的成功就成为小概率的事件 , 甚至是赌博。而这个管理的振动频率就是企业管理的“底盘逻辑”,即是企业管理的规律。 因此,寻找和运用企业管理振动频率的过程也是寻找企业各种成功力量的过程。 二、管理就是解一道数学题 我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研发了“GPS-IE®管理改进系统”,就是希望帮助企业把“过程管理” 从“语文式管理”走向“数学式管理”。 三、统一管理语言,产生共振的力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家优秀的企业,都有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而这些团队都有一个不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思维逻辑都是一样的。具体表现在日常管理与经营的动作上,就是每天讲的话、做的决定等“如出一辙”,而这种思维逻辑,最大的特点就是管理语言的统一。 最后, 用三句话总结“GPS-IE®管理改进系统”: 一切均算法 一切均生意 一切均逻辑 中国刚开始搞市场经济时,主要是借鉴吸收西方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这是必经的学习过程。而学习西方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越。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进步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呼唤回归管理的规律,让企业更长久、更高效、成活率更高、利润逐年增长,企业管理者也回归管理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