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AI赋能企业培训实践 二维码
作者/丁晖/《管理的逻辑》作者 2021年2月15日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不得擅自转载、复制、引用。如需使用,需与作者取得联系,征得授权。一旦发现侵权问题,将有权追究侵权责任。 秦国炜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副总经理,曾经工作于平安大学,近几年在平安知鸟做移动学习的转型方面的实践。平安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长为“金融+科技”的新型企业集团,旗下有保险、科技、投资等产业,平安智慧城市是成立于2018年的新公司,从事与政务民生有关的业务,如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政府、智慧生活、智慧教育等,专注于三大方向:优政,协助提升政务效率;兴业,协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惠民,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智慧教育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的板块,其中有一个产品就是平安知鸟, 2014 年 , 作为服务全平安集团180 万员工线上学习的产品 ,"知鸟" 诞生于平安集团内部。基于平安集团领先科技能力 , 平安知鸟提供涵盖课程、平台、服务的智慧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从2016 年开始, 知鸟向外部企业输出平安集团人才培养的智慧结晶 ,2018 年起 , 其开始服务企业、机构、个人 , 基于 AI 培训的创新应用 , 提供智能培训整体解决方案。 根据秦总的介绍,平安集团的定位在于“金融+科技”,本身就有专门的基础研发团队,有不少基础研究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兄弟单位,平安知鸟只要关注于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培训、人才发展上。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可以看到AI在培训中的应用开始初具规模。行业人士都知道,AI的开发源头在美国,但应用场景却在中国,平安知鸟一直致力于培训AI化,让“教”的部分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的过程更加轻松愉悦,通过游戏化的融入、教学机器人的应用、教学过程资源的调配等,让教学会更加场景化、教学策略多样化。 一、AI带来千人千面的学习体验 转眼回望,互联网真的改变了许多,人们不再花大片的时间去逛街而是选择线上购物;不再花大片的时间坐在客厅看电视而是零碎的看手机;不再在马路边花大片的时间打车而是提前用平台叫车。学习也是如此,企业似乎再也不太愿意花费太多大片的时间用于面对面的课程培训,而是希望建立起个性化、及时化、系统化的学习模式。于是企业内部学习就需要更加轻松些,时间灵活可控,门槛更低,性价比更高,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诉求,当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检索、查找,用5-10分钟的知识补充来解决问题。 平安知鸟在这么多年中力求给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如平台上功能、课程支持、运营管理服务等。为了参与者有着更好的学习体验感,按照个人的岗位、绩效需求来进行部署,按照每个人的需求形成不同的算法,从过去的“按计划学习”走向“按需求学习”,形成千人千面的平台服务能力。另外智能化学习需要有海量的课程匹配,就要引入大量课程供应的生态伙伴,有来自于一线大厂的内容,也有专业供应商提供的内容。除了微课,还有短视频、直播、听书,让学习模式更加贴近年轻化学员的述求。既然很多人喜欢刷抖音,就说明抖音这种形式很受人认同,就用短视频的方式装上需要学习的内容,自然就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千人千面要求需要有足够的内容来满足,平安知鸟邀请大量的生态伙伴参与开发课件,设计了“来做课”的线上课程设计工具,帮助那些有经验、有内容但课程设计不够专业的管理者或专业人士设计课程,使得操作简单化,效果最大化,形成了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的各种模板,只要开发者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输入进系统,就能形成比较完美的课件,包括美工、动画和配音都可以自动生成,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将员工身上好的经验来沉淀为组织资产。 二、AI成为专业岗位的训练高手 平安集团有一百多万的员工,其中大量是营销、客服岗位的人员,如何快速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在以往的训练体系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给他们进行初级知识扫盲,如公司介绍、产品知识、服务流程等;其次,还要有人进行辅助训练和检验,不管是导师制还是督导制,都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师傅和督导,这些人又需要有相应的能力训练;第三,还需要有人对经过培训的员工是否合格进行判断,才能正式上岗。这样的过程面对少数人是可以实现的,但面对数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时候,实现的复杂度就大大的提供,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效率和效益都比较的低下。 现在可以通过AI的人机规划来解决这一难题,让需要接受培训的员工面对手机中自动生成的不同客户角色,进行真实场景下的模拟对话,员工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回答,过程中会产生几个价值: 1、AI快速的将语音转化为文字,来比对内容的正确程度; 2、摄像头能够及时的捕捉员工在沟通中的微表情,判断哪些行为给客户带来不信任感。 通过多方位的评估,来确定业务人员是否能够独立的面对客户。另外为了消除学员在学习中的孤独感,还可以配置充当学习助理的机器人,任何时候可以呼唤和互动,提出一些问题或查找资料、咨询最佳学习路径等。 通过这种分布式的学习设计,就会很好的解决关键岗位人才批量化训练的难题,通过大量的数据的沉淀,还能够形成知识库与关键人员之间的关联,系统会识别出业绩前20%的员工的最佳学习路径和重点学习内容,推动给那些业绩相对落后的员工,通过这种“沿着榜样的道路前进”的模式,也能避免很多人学习和成长的弯路。 三、人工智能的前提是人力智能 有人开玩笑说:所谓“人工智能”的前提是“人力智能”,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智能化的前提是数据化,数据化的前提是模型化,要形成结构化的模型就需要做出大量的基础工作,甚至需要依靠专家和员工的经验输入,自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工工作。平安知鸟也同样要经历这个过程: 1、首先梳理平安集团的主要岗位; 2、根据岗位要求提取出员工的能力要求,与岗位绩效评估结合,形成能力和绩效的匹配关系; 3、确定员工评级与晋升时需要学习什么,主管需要给员工提供什么内容,来提取岗位的课程目标; 4、通过大量的人力梳理、输入、编排,给所有课程贴上标签,一手能力一手课程与能力的匹配标签,才能让电脑系统能够读懂。 这些基础工作形成后,需要围绕数据进行反馈和修正,让计算机持续优化和打磨,才能持续提升AI的准确性。 在学习评估方面,平安集团不是太强调员工必须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而是强调“按需学习”,有些岗位需要有学习的强制性,则由业务的培训角色负责推送、测试,最终的目的是和业务管理系统进行联动,如保险代理人根据评级来评价学习的有效性和匹配性,看推送内容的准确度和业绩的有效性,事实上培训和业务的关联性几乎是培训行业的哥德巴赫猜想,,而AI就能够消除这个麻烦。以保险代理人为例,通过对他们在学习中形成的数据分析,如个人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频次的加大,说明这是当前多数人的需求,就能够找到相关的规律。 AI能够实现将一些传统的概念转成现实,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的“按需学习理论”(更是按需汲取),通过AI真正做到根据人的需求进行人脑知识的补充,将信息和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知识是能够记住的、长期记忆的、有意义的信息,平安知鸟已经能够进行有效融合了。再比如说及时化学习、电子化绩效支撑系统等概念,,原来会将工作手册放到网上用于被动共享,现在有了AI,就可以根据需求主动推送了。将学习从被动的方式转化成学员主动的方式,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在访谈的最后,秦总也给培训同仁带来了新春寄语:借用马明哲校长的一句话,将知识转化成价值,这是我们培训同仁的共同追求,祝大家在未来专业领域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以上内容根据顾立民老师和秦国炜老师之间的访谈整理形成,不妥之处望大家包涵。 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