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盛宴 二维码
作者/丁晖/《管理的逻辑》作者 2021年2月5日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不得擅自转载、复制、引用。如需使用,需与作者取得联系,征得授权。一旦发现侵权问题,将有权追究侵权责任。 前言 Q 请您介绍一下《国际培训大咖50谈·新春特辑》的首批分享嘉宾的具体阵容。 由于这次访谈的都是中国的培训大咖,因此在嘉宾的选择上面,我们有了这样几个标准,第一必须得是中国的企业甲方,无论是民企、国企还是外企;第二必须是培训发展业界的资深人士。在企业的选择上,我们尽量在民企、国企和外企之间平均分配,但可能民企的会多一些。 此次节目嘉宾的阵容必须强大,能真实地反映中国境内企业的人才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趋势。这些嘉宾及他们分享的主题有: 安踏大学校长 梁家广 《滴灌式人才培养——数字化时代战略运营》 默沙东大学校长 陈志强 《将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 国家能源集团干部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周忠科 《国企人才发展的特点》 平安智慧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 秦国炜 《新时代下,AI赋能企业培训实践》 新奥大学执行校长 李岚 《持续创新,柔性进化》 网易游戏学院院长兼项目管理总裁 文富俊 《网易游戏学院业务运作实践》 京东零售学院院长 王顺捷 《组织智库创新工场——数智化企业大学的未来》 中国电信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王玮 《拥抱科技,设计未来》 哈曼大学校长 陈轩 《哈曼大学如何助力业务发展》 老板大学校长 庞连生 《变革时代下的老板电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中国邮政培训中心主任 谢册 《中国邮政培训的传统与创新》 诺华制药培训与发展总监 王星恒 《学习与培训数字化变革》 太平人寿原CEO 郑荣禄 《TOP2000》 广发证券培训中心总经理 刘正周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培训》 中国银行上海国际金融研修院党委书记 杨益民 《传承历史,迎接未来》 诺亚财富培训中心总经理 罗国凯 《针对企业客户特点的培训》 Q 嘉宾们本次分享的主题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会给我们的学员观众带来哪些收益和价值? 本次嘉宾分享的主题非力求会力求广泛,因为每家企业特色不同,所处的行业不一样,他们人才发展培养的探索经历各有不同,成功的经验各有所异,因此在采访的时候尽量凸显其行业的特色以及在人才发展当中的共性,这样才能够给其它行业有更多的借鉴意义。 因此在采访的时候,话题主要围绕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培训体系的现状,包括新员工培训,老员工培训,管理类、领导力、专业类、技术类的培训等,另外还有企业大学内部人才的培养,讲师体系的建设等等。 第二,是他们在数字化变革当中所遇到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在咱们发展中国家。因此企业的挑战特别在VUCA时代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企业数字化大潮中 企业如何及时紧跟企业业务发展战略,及时调整、转舵人才发展策略,为业务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完善企业内部人才造血机能、助力业务发展战略。 第三,是对于人才发展体系未来的设计和设想。经过这二十几年专业化道路的发展。过去这些年新的概念层出不穷。那么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是确定的,但是企业未来各自的发展方向如何在不确定当中找到确定的因素、咬定青山不放松、让业务人才培养助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第四,就是在对于其他企业大学校长、企业培训发展人员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要着重注意他们所讲的痛苦和挑战,因为一家企业的面临的挑战其实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提炼出适于自己的做法。并且借助钉钉的“改进公社”社群,顺着这样的话题再去进行讨论和研究,最终形成适应于自己企业的解决方案。这样我们才能够从别人的经验当中汲取有用的吸取营养,使我们未来少交学费、少走甚至不走弯路,甚至实行弯道超车。这次我们全程采取钉钉软件直播,里面的学习功能十分强大。在播放以后,大家还可以就某个话题发起全公社讨论,比微信群要强很多。 Q 您打算如何向海外的同仁介绍从《新春特辑》这样的话题?可能对中国的人才发展专业带来哪些积极的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41年,学习与发展领域专业化道路20年,中国的企业其实在人才培养、人才发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多创新的做法,在某些方面赶上甚至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专业水平。40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向国外学习管理和人才发展的优秀做法和最佳实践。如今学习发展领域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也应该让国外同行了解中国的优秀企业是如何在快速成长型经济中不断适应业务发展的战略要求,用更高效和创新的方法来培养人才的。 “十四五规划”、“2035远景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双循环”等国家战略部署和指导精神,也要求我们能够走出去,向国外介绍中国的成功经验、促进交流。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让世界上更多的同行来学习和借鉴中国的人才发展专业做法和最佳实践。同时,也可以促使我们自己不断进行深度思考、补充不足,为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 上一篇人才发展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