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的价值 二维码
作者/丁晖/《管理的逻辑》作者 2021年1月12日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不得擅自转载、复制、引用。如需使用,需与作者取得联系,征得授权。一旦发现侵权问题,将有权追究侵权责任。 前言 这些年,蓝翔技校一直比较的火,除了**演员唐国强代言之外,还来自于几个和**高校之间互动的段子,比如据说说北大清华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否则跟读蓝翔技校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蓝翔技校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否则跟都北大清华有什么区别呢?直到教育部出台了关于高职院校的定位要偏重于于“应用型院校”,而不是“研究型院校”,给予这样的江湖传说作了官方的解释。 做事需要讲科学,不能凭借蛮力苦干,科学的核心是方法论和工具,让工作的过程更加有效率,让工作的人得到应有的报酬和保护。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每次的效率大发展都是以“新工具、新方法”为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计算机的广泛试用”,当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以“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为特征。 每次技术的升级也颠覆了不少职业,在农业时代马车夫司机是很不错的行业,当年汽车刚刚上路,也曾经遭受到马车夫司机们的嘲笑:这个怪物,又丑又慢,肯定会经常闯祸。可如今谁又能在马路上看到马车司机呢?最早的电梯都是机械式的,而且需要有专人操作,谁会想象到当下的无人快速电梯的存在呢?二十年前,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微机操作员”这个岗位,现在还有么? 人类曾经用双手和石块来刨土,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自从发明了铁器之后,通过一把铁锹,人类加快了生产能力和效率,但铁锹带来的效率还是有限,当工业化文明到来之后,在大型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需求引领下,挖掘机的应用场景大大的拓展,广泛的使用不仅仅提升了劳动效率,还保护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一个会熟练的使用铁锹的人在没有掌握挖掘机驾驶技术之前,是不能也不允许操作挖掘机的,否则很容易造成事故,形成财产与生命的损失。一方面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和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挖掘机工作场景的需求,另一方面大量应届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带来了人力富余状况,于是大量的年轻人结队奔向蓝翔技校,经过数月的学习和实践,学员就能够成为高薪的挖掘机驾驶员,为家庭和单位创造价值。 每家企业的成长也是从“刀耕火种”的年代开始,创始人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决定在某个领域独立打拼以下,要么为了赚取孩子的学费,要么为了赚取自己的尊严,总之不管自己是否会游泳,先跳下了水来扑腾扑腾。从一个人变成多个人,从数十人到几百人几千人,企业鸟枪换炮一路狂奔,回头一看发现一群没有驾照能力低下的人已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想下来找不到出口,往前走又心中没底,也有些遭遇事故人仰马翻。 每个管理团队都曾经有过无比快乐无忧的时光,那时候市场环境缺乏竞争,内部团队简单且单纯,每个人对老大充满了信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自己充满了干劲,出差时的条件很差,每月的收入也不高,但就是满心的欢乐。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体系越来越完善,物质条件和工资待遇也日益提升,奇怪的是大家的幸福感却在不断降低,工作种的烦恼越来越多。 在“组织设计师”篇中,我们提到过“烦恼公式”,即“烦恼=压力/能力”,在管理工作中大家遇到越来越多的压力:高挑战的目标、新技术、新的竞争格局、新生代的员工管理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给管理者带来新的压力,在压力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如果管理者的能力得不到同步提升,烦恼自然就越来越多,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让能力提升的幅度高于压力到来的速度,管理者才会降低工作所带来的烦恼。 自从弗莱德里克•泰勒把管理看作科学并强调管理者作用而被成为“科学管理之父”,他解决了管理者不知如何建标准、定量化的管理烦恼;亨利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职能和原则而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他解决了管理者无法将管理标准化、可复制化的烦恼;从上一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随着二战的结束带动了民用化管理浪潮,管理理论和工具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各种理论学派降低了小规模管理模式到大规模管理模式过渡中所产生的烦恼;到了七十年代之后,知识管理带来了“现代管理”的系统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迈克尔•哈默的流程管理、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爱德华兹•戴明的质量管理体系、明茨伯格的经理人定位以及彼得•德鲁克面对知识型管理的集大成,他们对今天的大量管理者的管理认知和成长都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管理者们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大量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洗礼,但多数时候还处在讨论“是什么、“为什么”的阶段。当某些学校在让学生讨论“挖掘机是一种什么样的设备?”和“挖掘机为什么比使用铁锹效率高?”的话题时,蓝翔技校的学生能够驾驶挖掘机参与国家建设、为家庭创富的道路上了。德鲁克一直在强调:管理是一种实践,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也在强调管理者需要放下争论、立刻行动的重要性。 企业投资管理者的能力的目的不在于帮助管理者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者“知识分子”,而是希望管理者能够通过管理理论和工具的应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收入、降低成本、获得利润的成果。为此,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帮助中国的管理者直接应用管理工具获得业绩成果的路径,经过十多年的沉淀,GPS-IE®管理改进系统就形成了“管理挖掘机”的工具设备,通过学习和掌握GPS-IE®的方法论,管理者可以不需要了解那么多的管理理论,但可以直接简单有效的管理套路来提升管理效率、达成高绩效的成果。 每位挖掘机的驾驶员都要通过培训获得“驾照“,才能持证上岗,未来每位管理者也同样需要持证上岗,我们称为”管理驾照“。IPP国际管理认证体系由初级、中级和高级构成,初级学习如何推动部门的“绩效改进”,中级学习如何促进多部门之间的“组织设计”,高级学习如何架构企业业务的“战略解码”的顶层设计,该认证获得了历史超过60年的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的官方授权,这也是该组织认可并授权给中国管理技术的项目。 马斯克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如是说: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语言,那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性区别,其次是写作,写作就好像是硬盘的驱动器,让事物超越人本书来延续。这段话除了鼓励我更多的写作之外,还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优秀的企业也需要形成优秀的管理语言,管理者通过掌握这些先进性语言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统一思想、在企业外部提升竞争力。而认证项目就是帮助管理者掌握这种语言的过程,再通过应用语言帮助企业开发可持续、可复制的制度流程体系,帮助企业走向长盛不衰的优质状态。 要形成一套“认证体系”原本就不容易,最大的难点在于标准和原则。如果一套认证体系没有形成标准和原则,就会造成各个老师讲解的内容不一致,学员在提问老师们同一个问题时得到的回答也不一致,不同的学员也不具备统一的标准和原则来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大大家对管理的困惑。IPP国际管理认证体系在形成和传播的短短几年中,数以万计的管理者参与学习并实践,甚至有些企业十年如一日的学习这条方法,并内化成了属于企业自己的管理语言。 中国的企业发展需要优秀的管理者团队,管理者的成长需要“学以致用”的方法论和认证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愿意成为协助中国管理者成长的“蓝翔技校”,放下理论门户之见和过度吹毛求疵,以“应用落地”为导向,以“创造业绩”为目的,能开机器能赚钱才是最最重要的。你认同么?欢迎参加讨论。 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 上一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一篇母鸡和公鸡
|